51小说网

51小说网>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037章 凤凰沈家(第1页)

第037章 凤凰沈家(第1页)

王振宇当上了湘西镇守使,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他就看到了省zhengfu给他发回来的命令。原来这个镇守使府被要求放在凤凰,这让王振宇很是惊讶了一回,为什么是凤凰啊?

其实谭延闿在这里是留了心眼的,因为他知道凤凰目前根本不在王振宇的控制之下,所以他故意下这道命令,打的主意就是想引发湘西地区新一轮的混乱。

而王振宇也发现自己虽然升了一级,但是实际控制的地盘还是靖州和黔阳两府之地。

绝对不能允许在自己的地盘范围内存在duli势力,王振宇大声喊道,全然不顾自己也是谭延闿地盘范围内的duli势力。

对于凤凰,后世多次去旅游的王振宇还是十分了解的。凤凰这个地方真的很不简单:

凤凰古称镇竿,唐宋以前基本上是苗族控制的地域,因人口膨胀宋明以后朝廷通过征战和军垦来到这里。不断的移民,不断的战争,逐步形成了苗汉分界线。几百年来不断的苗汉冲突和战争使这里常年拥有一只军队,因地名镇竿,故称“竿军”。

在凤凰,只要涉及它的历史,你就无法忽略本城居民对他们先辈的荣誉最为经典的表述: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清咸丰年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湘军中,竿军部队“虎威营”在首领田兴恕率领下,转战十几省,历二百余战皆胜,所向披靡,被曾国藩命名为“虎威常胜军”。竿军兵勇喜欢在左臂刺上“虎威常胜军”的青字,攻城格斗时,常**左臂,挥刀跃马,自家人互相呼应鼓舞士气,敌方则见之丧胆。在攻打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时,田兴恕与同乡人张文德等带头爬上城墙充当攻城尖兵,庆功领赏时,凤凰官兵两人升为提督,六人升作总兵,另有副将九人,参将十一人。凯旋之ri,这些人带着朝廷赏赐的黄金白银绫罗绸缎,带着从天京王府里掠来的古玩家私衣锦还乡,前呼后拥吆三喝四,那叫一个光宗耀祖扬眉吐气。留在闭塞小城驻守老营的兵丁对这些一步登天的兄弟内心是何等羡慕,思来想去,认准了只要冲出凤凰,满世界去厮杀,提督、巡府的花翎说不定也有机会顶上一回。假使以江,擎苍牵黄狩猎秋野,曾经沧海之人,凡事不在心上亦不在话下。那些并不走运的竿军官兵,一生以青年时代的骁勇气概为荣,倘若不曾战死沙场,也不曾以战功换取红绿顶戴花翎,到了年老体衰之时孓然一身甚或沦落为乞丐,尚要寻找机会将左臂上的刺青亮上一亮,对孩子们摆一摆爷爷当年灭“长毛”时何等英雄荣耀。

这看似鼓舞人心的荣誉,其实联着一段悲剧xing的历史,那便是由清末实行的“屯田养勇”制所造成的“全民皆兵”的畸形社会形态下凤凰人的生活。乾嘉苗民起义后,清zhengfu在已损毁南方长城沿线修建汛堡、屯卡、碉楼、炮台、关门一千几百座,其中凤凰境内修筑了八百余座,征得屯田六万亩,养屯丁四千,战丁一千,苗兵二千,共计七千人之多,加上朝廷绿营总镇约四千人的兵额,当时凤凰十万左右的人口有一万人常年兵役在身,比例高得惊人。屯丁分田到户,且耕且守,战丁专事cao练,由屯田佃租中拨粮关饷,数以万计的凤凰人就这样被屯田的绳索牵在朝廷的战车上,以致使当兵吃粮成了世代传统。凡有兵役的人家门口,都钉上一块白木小牌,上边用红字记有服役人的姓名、年岁和身份。在街头巷尾一路看过去,几乎家家都有这么一块“光荣牌”,并可按月各自到营上领取一份银子和一份口粮。“地皆屯田,民皆兵籍”的状况,断绝了凤凰人另cao他业的一切通道,只剩下以血肉之躯来换取生活这一条路子可走。

如此这般,凤凰人尚武成习就毫不奇怪了。当本城还处在边防要塞位置的时候,军旅的粗犷气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小城人口。孩子们从小就习惯了看兵营里的士兵舞枪弄棒,喜欢看大人猎取野猪或豹子宰杀了来分肉,喜欢看杀人割下耳朵挂在墙上,还喜欢看宗族家长把不守妇道的年轻媳妇绑来沉潭。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唯一可以想到的发达之路就是当兵吃粮,靠了自己的不怕苦和不惜命混出人样,成了一名军官,甚至成了大官,然后衣锦还乡。还没长到桌子高,他们就已经在稚气十足的游戏里,自封为将帅,弄得街头巷尾冲冲杀杀喊声一片。这些孩子等不到chengren就入了伍,竿军里多了一个懵懵懂懂的新兵,家中的饭桌上也少了一张永远填不饱的嘴巴。年轻的凤凰兵被崇尚武功的强大传统裹挟,带着对锦绣前程的无限向往,在战场上拚死奋战,甚至把一腔热血都喷洒在异乡的土地,也无怨无悔。

不过竿军的结局就有点悲催了,解放后,他们本来是接受了我党招安的。却不知道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许真是国民党特务挑拨离间,也许是南下干部工作太粗暴,结果就折腾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湘西剿匪,一打就是三年,把整个湘西都打烂了,把竿军也打成了历史,并且获得了湘西土匪的光荣称号,而真正的湘西土匪则光荣下岗待业了。。。

凤凰的独特地域xing造就了竿军,在这几乎家家当兵的地方,出了两个大家族,一个是田家,一个是沈家。

田家无需多言,在南京的时候,田应诏跟自己是好朋友,好兄弟,几顿饭下来,把自己祖宗的那点光辉历史都告诉自己了。相比之下,沈家就有些神秘了,不过沈家有个人王振宇是知道的,那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大文豪沈从文老先生。

和田家一样,沈家也是在战争中发迹的,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于咸丰年间投入湘军,转战江南数省与太平军作战,因战功显赫官至贵州提督。其父亲沈宗嗣习武出身,在江湖游历中学得一手好医术,一度署理贵州提督。

而如今让王振宇有些头痛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沈宗嗣。

沈宗嗣,字少仙。这位将门之子从小就立志习武从军。后来他也的确做了军官,可惜他被派去跟随罗荣光一起镇守大沽炮台,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时炮台失守,而沈宗嗣兵败之后,也就断送了他的一生功名和大部分产业。

不过沈宗嗣虽然失了前程,却不甘心养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沈宗嗣串联竿军各家,和田应全(田应诏的大哥),张胜林,唐世钧在凤凰发动起义,一举夺取了凤凰的军政大权。此刻,这位仁兄正手握四千人枪,占据着凤凰和自己玩对抗呢!

这样一个尚武之地,处理好了,就是自己下一步扩充的兵源;处理不好,自己就可能跟后世的解放军一样在这里老老实实征剿三年,最后谁把谁剿灭了还不一定呢?而且对于处理这种烂事,熟悉当地民情风俗的王振宇有一个独特的观点,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武力。因为当地人多为亲属,关系盘根错节,一旦开打,死伤难免,一个不小心就是血海深仇。所以这个凤凰有些烫手啊,谭延闿真是好算计啊!

正想着呢,朱次韩进来报告说有人自称是田应诏,说是镇守使大人的老朋友,要求拜见。

“田大哥,你怎么不派人通知小弟一声啊,也好让小弟有个准备,出城十里相迎啊”王振宇也顾不上什么官威了,疾步出门相迎。

田应诏最近也是不得意,南京那边的遣散,改编基本完成。二十一旅缩编为团,田应诏觉着没什么意思了,就辞官回家了。结果人才走到常德,就听说自己的好朋友王振宇当了家乡的湘西镇守使,所以没回凤凰,直接奔着洪江来了。

对田应诏,王振宇自然是随便的多,他很直白的告诉这位,你老家的竿军现在跟我对抗来着,你看我这头发,都快掉光了。这个你老子种的苗,你这做儿子的得帮我拾掇拾掇。

田应诏听王振宇诉苦完,哈哈大笑起来:“我当是什么事情了,不就是沈家那个老大霸着地盘吗?嗯,这个事情我去说,我家闺女跟他们家三小子从小就是娃娃亲,我跟他是亲家来着。这个人我也了解,还是很讲理的。再说我大哥田应全在他们那个什么军政分府也是个头头,到时也是有什么都好说的。不过文正啊,咱们竿军除了打仗,别的手艺实在是不足以谋生啊,你得给他们一个出路,否则就算我今天去拾掇了他们,明天保不齐他们还要折腾。特别是我这位亲家,官瘾大着呢,可惜一直不得志,本事但还是有几分的,你看着用。”

王振宇点点头:“这样,大哥,我带着你弟妹和你一起去趟凤凰,见见你这位亲家,这个出身一定是要给一个的。”

田应诏本觉得如此不太安全,不过出于对自己对田家的自信,他最后还是答应了。

这段时间,王振宇的老婆叶大小姐心情很不好,她觉得生活跟自己的最初的想象有很大的差距,整天的看不到王振宇不说,ri子平淡的跟水一样,如果不是小月从武汉来了,自己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这心里不爽自然就要发泄,所以王振宇就悲剧了。也不知道卫士队那个混蛋嘴巴不紧,妻管严的美名很快就传出去了。

“你听说了吗?。。。”,“真的,假的。。。”,“这你都不知道?。。。”,“还真没看出来。。。”

一些中层军官中午吃饭的时候,这样的旁白几乎充斥其间。

王振宇到不在乎这个,他觉着自己是做的确实是不好,应该带着老婆去旅个游什么的,总之是要哄其开心。正好田应诏提出帮忙去凤凰招安,王振宇就想到了凤凰古城,这地方可是游山玩水的好去处,现在城里长大的叶梓雯肯定是没见过的,所以他当即决定,就去这里了。。。

随行的人员带的不多,不过赵东生,宋浩民,朱次韩以及王虎,赵冲等一干卫士是必须同行的。叶梓雯这边则只带了丫鬟小月一人,至于王振宇婚后给他买的那几个丫鬟她一个也没带。不过小月这丫鬟当的似乎也不太合格,没依着规矩老老实实的跟着自家小姐,到是时不时和副官宋浩民黏糊在一起了。而王振宇和叶梓雯对此也是乐见其成,故意视而不见了,于是大家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田应诏这边也就十几个人,大家骑在马上,一边看着山山水水,一边朝着凤凰而去。。。

途经泸阳的时候,王振宇意外遇见了丁文江等人。丁文江正负责泸阳到会同的地质勘查测绘工作,见到王振宇时,他立刻提起了自己的一个意外发现:原来泸阳这边也有大量的石灰岩和粘土,而且储备量远比靖州那边要多的多。

听丁文江这么说,王振宇立刻动了心思,二个百万吨年产的水泥厂,那自己岂不是要变成中国的水泥大王了,要知道目前全国的总产量都不到二十万吨。可惜老丈人叶祖文去上海负责联络洋行事宜了,不然这事交代一下就能着手办理了。人到用时方恨少啊,这事估计还得派人去靖州请程祖福先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